[本文为疾病百科知识,仅供阅读] 发布日期:2020-12-04 阅读:502
我们总在强调降糖治疗要个体化,这里面涉及到很多,以胰岛素为例
知己知彼
1.根据病情变化及时启用胰岛素的同时还要避免过度应用。对于肥胖(体重指数大于28kg/m2)的患者应在口服药充分治疗的基础上起始胰岛素治疗。
2.单独使用胰岛素的主要不良反应是低血糖和体重增加,但我们可以通过合理的联合用药来避免药物不良反应的产生。
《成人2型糖尿病胰岛素临床应用的中国专家共识》就推荐采用胰岛素+口服药联合方案,在增加降糖疗效的同时减少低血糖和体重增加等不良反应。例如,二甲双胍与胰岛素联用可减少体重增加,减少外源性胰岛素用量;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与胰岛素联用也可在有效改善血糖的同时,减少胰岛素用量,减少体重增加的幅度和趋势。因此,在无禁忌证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可采用二甲双胍或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与胰岛素联用。而胰岛素促泌剂与胰岛素联用则会增加低血糖和体重增加的风险,因此除基础胰岛素外,不建议胰岛素和促泌剂联用。
3.肾功能不全时肾脏对胰岛素的降解明显减少,胰岛素排出速率下降,胰岛素可能在体内蓄积,此时应根据血糖监测及时减少和调整胰岛素用量,胰岛素也应尽量选择短效、速效剂型。
重视细节
1.胰岛素在腹部的吸收速度较快,因此短效胰岛素的注射部位首选腹部。
2.胰岛素在大腿和臀部的吸收速度较慢,因此当中效胰岛素(NPH)用作基础胰岛素时,应优先选择在大腿和臀部注射。
3.长效胰岛素类似物可在所有常规注射部位进行注射。
4.早餐前注射预混人胰岛素时,优先选择的注射部位是腹部,以加快其中短效胰岛素的吸收,便于控制早餐后的血糖波动;晚餐前注射预混人胰岛素时,则应首先选择在臀部或大腿注射,以延缓中效胰岛素的吸收,减少夜间低血糖的发生。
日本干细胞疗法
通过对于干细胞进行分离、体外培养、定向诱导、甚至基因修饰等过程,在体外繁育出全新的、正常的甚至 更年轻的细胞、组织或器官,并较终通过细胞组织或器官的移植实现对临床疾病的治疗。
干细胞技术较显著的作用:能再造一种全新的、正常的甚至更年轻的细胞、组织或器官。
日本干细胞疗法的重要作用
1、修复特定器官或组织的损伤、恢复或增强其功能
2、恢复/重建/巩固人体的健康系统平衡
3、有效预防衰老疾病问题
日本干细胞疗法的特点
来源于自己的细胞
没有医疗理论方面的问题
不需要遗传基因
暂无导致癌化的报告
拥有多种分化功能
采取时对身体伤害小
400-852-0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