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疾病百科知识,仅供阅读] 发布日期:2020-12-30 阅读:375
胰岛素治疗是实现良好血糖控制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全球范围内不规范注射现象普遍存在,而我国糖尿病患者的注射现状更是不容乐观:一方面,患者缺乏正确胰岛素注射的教育和执行。另一方面,即使是医务人员,对于胰岛素注射对血糖控制的影响和信息传递也略有不足。
今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CDS)组织全国糖尿病学专家对《中国糖尿病药物注射技术指南》进行第二次修订。11月17日,在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第二十次全国学术会议(CDS 2016)上,北京大学第一人民医院郭晓蕙教授为各位同道带来了《糖尿病注射技术现状及指南更新》的精彩演讲,介绍了最新指南的更新要点及研究证据,跟各位糖友息息相关的如下:
更新点一:胰岛素注射技术
成年患者的针头长度
2016版:无论患者年龄、性别或BMI指数,均推荐患者使用4mm垂直注射;对于采用针头长度>4mm或使用注射器的患者,当患者皮肤至肌肉层的距离小于针头长度时,推荐患者采用捏皮技术。
2011版:临床上没有证据支持推荐使用超过8mm长度的针头。
推荐的注射部位(成人和儿童)
2016版:推荐特定的注射部位,与骨性或体表标志相关的确切位点。
2011版:注射部位按区域划分。
更新点二:皮下脂肪增生
2016版:患者及医务人员应加强关注注射部位的皮肤情况,防治皮下脂肪增生,提高胰岛素治疗有效性。具体做法:
1、所有患者在每次常规随访时,均应接受注射部位的检查;
2、糖尿病相关医护工作者,应当接受正确筛查皮下脂肪增生及其它注射部位并发症的培训;
3、应当指导患有皮下脂肪增生的患者停止向病灶区域注射,感受正常组织及皮下脂肪增生部位对药物代谢的差异,告知患者当注射至正常皮下组织时,可能会有些许疼痛,要经常监测血糖以避免低血糖风险,减少胰岛素用量(往往降低20%),学习自我检查,发现正常组织及皮下脂肪增生组织的差异。
更新点三:胰岛素给药的心理问题
2016版:医务人员要切实有效的帮助患者减轻对注射胰岛素所产生的焦虑感,患者也应通过积极学习使用不同减轻疼痛及/或注射恐惧的方法来减轻注射的心理影响。
通过专家学者积极对于胰岛素注射指南的修订和更新,一方面可以看出规范胰岛素注射已迫在眉睫,另一方面让医务人员和患者认识到,只有更规范的进行胰岛素注射,才能给中国糖尿病患者带来更多获益。
日本干细胞疗法
通过对于干细胞进行分离、体外培养、定向诱导、甚至基因修饰等过程,在体外繁育出全新的、正常的甚至 更年轻的细胞、组织或器官,并较终通过细胞组织或器官的移植实现对临床疾病的治疗。
干细胞技术较显著的作用:能再造一种全新的、正常的甚至更年轻的细胞、组织或器官。
日本干细胞疗法的重要作用
1、修复特定器官或组织的损伤、恢复或增强其功能
2、恢复/重建/巩固人体的健康系统平衡
3、有效预防衰老疾病问题
日本干细胞疗法的特点
来源于自己的细胞
没有医疗理论方面的问题
不需要遗传基因
暂无导致癌化的报告
拥有多种分化功能
采取时对身体伤害小
400-852-0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