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疾病百科知识,仅供阅读] 发布日期:2020-09-18 阅读:563
一、什么是预混胰岛素?
预混组成
占比
比喻
胰岛素作用特点
速效或短效胰岛素
25-50%
咖啡
山峰
中长效胰岛素
75-50%
伴侣
山坡
1.预混胰岛素中的速(短)效胰岛素如同咖啡+伴侣,形影不离
2.不同种类预混胰岛素,速(短)效胰岛素所占的比例不同
二、不同食物升糖特点
不同食物升糖快慢,升糖幅度不同
食物结构
常见食物
食物升糖特点
比喻
碳水化合物
米饭、面条、馒头
快
山峰
蛋白质
鸡蛋、瘦肉
中
山丘
脂肪类
肥肉、坚果
慢
平原
三、胃肠道吸收快慢问题
不同人胃肠道吸收食物快慢不同
胃肠道吸收特点
血糖曲线
对血糖影响
吸收快
尖峰波
快升快降
吸收慢
波浪线
慢升慢降
四、血糖天平原理
1.让我们的血糖高低起伏的因素很多,有使血糖升高的饮食、升糖激素,有使血糖降低的运动、自身胰岛素、外源性胰岛素。
2.机体血糖稳态如同一个天平,升糖因素和降糖因素如同砝码分别在天平两边,当两边砝码重量相当,天平平衡,即我们的血糖处于稳定状态,血糖保持健康。
五、使用预混胰岛素的糖友如何把控血糖天平
1.胰岛素作用的固定性决定了我们需要在饮食和运动上多付诸努力
2.糖友需要灵活调整饮食结构、比例、量,运动时间、运动方式、运动持续时间,掌握吃、动、胰岛素平衡
3.需要结合个体化胃肠道吸收快慢,个体化胰岛素起效、作用达峰、作用持续时间,前后平移进餐与注射胰岛素时间寻求胰岛素作用与食物升糖的最佳吻合点
根据人群胃肠道吸收特点,灵活的饮食、运动、胰岛素平衡原则如下,可供参考:
胃肠道吸收特点
时间
锐30方案
注射胰岛素与进餐时间
食物结构
适合运动时间
消化吸收快
早晨
注射
注射完胰岛素等待15-20分钟进餐
碳水化合物60%,蛋白质25%,脂肪15%
餐后约10-15分钟
中午
不注射
常规时间进餐
碳水化合物30%,蛋白质40%,脂肪30%
餐后约1-2小时
晚上
注射
注射完胰岛素等待10-15分钟进餐
碳水化合物55%,蛋白质20%,脂肪25%
餐后约20-30分钟
早晨
注射
注射完胰岛素等待15-20分钟进餐
碳水化合物60%,蛋白质25%,脂肪15%
餐后约10-15分钟
中午
注射
注射完胰岛素等待10-15分钟进餐
碳水化合物50%,蛋白质20%,脂肪30%
餐后约40-60分钟
晚上
注射
注射完胰岛素等待10-15分钟进餐
碳水化合物55%,蛋白质20%,脂肪25%
餐后约20-30分钟
消化吸收速度中
早晨
注射
注射完胰岛素等待10-15分钟进餐
碳水化合物65%,蛋白质20%,脂肪15%
餐后约30分钟
中午
不注射
常规时间进餐
碳水化合物35%,蛋白质30%,脂肪35%
餐后约2-3小时
晚上
注射
注射完胰岛素立即进餐
碳水化合物60%,蛋白质15%,脂肪25%
餐后约1小时
早晨
注射
注射完胰岛素等待10-15分钟进餐
碳水化合物65%,蛋白质20%,脂肪15%
餐后约30分钟
中午
注射
注射完胰岛素立即进餐
碳水化合物50%,蛋白质25%,脂肪25%
餐后约1.5-2.5小时
晚上
注射
注射完胰岛素立即进餐
碳水化合物60%,蛋白质15%,脂肪25%
餐后约40-60分钟
消化吸收速度慢
早晨
注射
注射完胰岛素立即进餐
碳水化合物70%,蛋白质30%
餐后约40分钟
中午
不注射
常规时间进餐
碳水化合物40%,蛋白质30%,脂肪30%
餐后约2.5-3.5小时
晚上
注射
进餐结束立即注射胰岛素
碳水化合物60%,蛋白质15%,脂肪25%
餐后约1.5-2小时
早晨
注射
注射完胰岛素立即进餐
碳水化合物70%,蛋白质30%
餐后约40分钟
中午
注射
进餐结束立即注射胰岛素
碳水化合物55%,蛋白质20%,脂肪25%
餐后约2-3小时
晚上
注射
进餐结束立即注射胰岛素
碳水化合物65%,蛋白质15%,脂肪20%
餐后约1-1.5小时
日本干细胞疗法
通过对于干细胞进行分离、体外培养、定向诱导、甚至基因修饰等过程,在体外繁育出全新的、正常的甚至 更年轻的细胞、组织或器官,并较终通过细胞组织或器官的移植实现对临床疾病的治疗。
干细胞技术较显著的作用:能再造一种全新的、正常的甚至更年轻的细胞、组织或器官。
日本干细胞疗法的重要作用
1、修复特定器官或组织的损伤、恢复或增强其功能
2、恢复/重建/巩固人体的健康系统平衡
3、有效防治衰老疾病问题
日本干细胞疗法的特点
来源于自己的细胞
没有医疗理论方面的问题
不需要遗传基因
暂无导致癌化的报告
拥有多种分化功能
采取时对身体伤害小
400-852-0285